什么!建议低年资医生取代护士,解决绩效分配矛盾?这波骚操作,把15年老护士惹怒了......

小护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医院没有护士会发生什么?



其中一个回答让在临床护理领域工作了15年的老护士忍俊不禁。回答大意是,护士只需要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因此护理工作完全可以由低年资的医生来代替,这样做还能避免医护之间的纷争,取消护士岗位还能增加医生的就业机会。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想要逐一反驳这位答主的观点。

低职称负责护理、高职称负责看病?



在1854年至1856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当时英军病死率一度高达50%(也有说42%)。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投入战区,使病死率降到2.2%。后南丁格尔被称为「提灯女神」。

后来,南丁格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自此奠定了护理是一门科学的认识基础。现在护理专业已经是医疗组成的重要部分,不仅关注疾病治愈,更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

一个医院没有了护士,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护理工作必须有人承担。

那么,谁来承担呢?大概率就是医生,因为其他人没有相关医疗资质。诚然,护理工作可以交由一些低年资医师来做,但是如果他们承担了这部分护理工作,那么,他们也不过就是挂着医师名号的「护士」而已。

至于取消护理专业、取消护士岗位后竞争会小,更是无稽之谈。如果护理专业取消,临床医学专业大概率也会随之扩招,因为社会有需求,想学医的人也不会少,所以竞争未必就少了。

这位答主还说,职称低的医生负责护理工作、职称高的医生负责看病。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低职称医生前几年都没有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而是把时间花费在基础护理工作上了,哪还有时间去研究病情、搞科研?即便考到高职称后给病人看病,病人也不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在这些医生手中吧?



高学历护士大幅增长,护理专业已纳入国控!

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理学科已经逐渐摆脱了“低学历”的刻板印象,本科、硕士护理人员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标志着护理学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2021年底,中专学历护士在整个护理队伍中的比例已从44.1%下降到20.8%。与此同时,大专学历护士的比例从44.1%上升到48.7%,本科学历护士的比例也大幅增长,从9.6%上升到30.1%。虽然研究生学历人才仍然占比较少,但也从0.1%上升到了0.3%,显示出护理专业的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今年3月,护理学更被纳入国家控制专业,这意味着国家层面有意培养更高水平的护理人才。随着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庞大的老年群体和康复群体对基础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重要。



护理工作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包括一些护士本身,都在低估护士的专业价值。一般人认为,护理工作只是打针、发药等简单工作,但实际上,护理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首先,护士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他们在病情观察、用药观察、康复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简单的给药工作,也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比如给心衰患者使用的地高辛,需要观察患者的心率、尿量变化以及视觉改变,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

其次,护士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如果没有护士,医生需要承担更多的非核心工作,这势必会耽误他们的医疗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延误诊疗。护士除了负责药物管理、病人安全和院感监督等工作外,还要监督医生的医嘱,确保医疗过程顺利,在患者和家属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在近年来一些特殊时期的医疗体系中,护士占据了很大比例,达到了七成。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评价护士在抗疫战役中的重要作用时说到,我们应该歌颂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医生。



有医护人员表示,一个科室如果没有医生只有护士,在已有的治疗方案下,患者可能能坚持3天,但如果只有医生没有护士,可能几个小时就会陷入混乱。因为一些经验丰富的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关治疗决策,甚至清楚应该使用哪种药物,而这并非所有医生都能做到。

因此,谁能说护士不重要,护理工作不重要呢?



护理工作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表社论,呼吁各国政府和全球卫生系统向护士和助产士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充分发挥护理的专业价值。

护士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患者的照顾者,还将成为思考者、开拓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希望各位护理同行们不要妄自菲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工作中也能不惧流言蜚语,努力去发挥自己的光芒。共勉!

考虑到这一点,大家是否对美国护士(NCLEX-RN考试)的经验和技巧感兴趣呢?想了解在美国护士的职业发展与待遇吗?准备好迈向护理领域的下一步了吗?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请加美国负责专员微信 dididilaoshi或致电646-866-3156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