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默里•盖尔曼去世,享年89岁。他在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打开了人们对于物质结构
认识新世界的大门,被物理学界尊称为“夸克之父”。



盖尔曼于1929年9月1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城,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天赋,常被人们称为奇才,刚满15岁时就考入了耶鲁大学。尽管喜欢语言学和数学,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进入了物理专业。

盖尔曼的主要科学贡献之一是关于奇异量子数的研究。由其提出的奇异数方案,不仅建立了基本粒子与相互作用之间的一个逻辑丶简明的关系,而且为后来强子分类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奇异数守恒已成为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另一重要贡献就是提出八重法理论,该理论将大量已知的粒子进行了有规则的划分,并且根据某一族八重态中尚且空余的位置来预言新的粒子的存在及其性质。

1964年,盖尔曼发现物质最小的组成部分“夸克”,进一步提出了夸克模型,由此开辟了人们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新篇章。盖尔曼提出,粒子内部存在分数电荷。粒子的三重态为3种夸克:上夸克u丶下夸克d和奇异夸克s,且电荷分别为2/3,-1/3,-1/3。并指出,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而这一成就也让他获得了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盖尔曼的杰出的科学成就,也让先后得到了多种奖励和荣誉。除了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外,他于1959年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的丹尼·海涅曼奖:1966年获美国原子能委员会颁发的E·O·劳伦斯物理学奖;1967年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的富兰克林奖章;1968年获美国科学院的J·J·卡蒂奖章。他曾在尼克松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工作过,他还是伦敦皇家学会的外籍成员以及法国物理学会的荣誉成员,他还被许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丶该学校伯克理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大栗博司在加州理工学院发布的讣闻写道:“盖尔曼博士拥有真知灼见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快速浏览大量实验数据,并理解数据含义”“他为粒子物理学开创了新典范”。